• <rp id="jzmqq"></rp>
    <button id="jzmqq"><object id="jzmqq"></object></button>
    1. 首 頁 | 業內動態 | 外貿新聞 | 安全質量 | 技術新聞 | 統計數據 | 企業快報 | 展會信息 | 健康美食 | 標準法規 | 市場行情 | 酒水資訊 |
      首 頁 業內動態 外貿新聞 安全質量 技術新聞 統計數據 企業快報 展會信息 健康美食 標準法規 市場行情
      站內搜索  熱門搜索:葡萄酒 起泡酒 干白 干紅 白酒 啤酒 保健酒
      美食保健  
      如何預防中暑?專家:不要飲用含大量糖分的飲料
      【亞太分類糖酒網】 時間:2020-08-13 來源:武漢晚報 【收藏本頁
        武漢晚報訊(記者劉晨瑋 通訊員戴旭)近日,武漢市氣象臺接連發布高溫橙色預警。記者從武漢市職業病防治院了解到,今年以來,全市高溫中暑報告病例達200余例,多為輕癥中暑,暫無高溫中暑者申請職業病診斷。

        市職業病防治院職業衛生科主任毛革詩介紹,在高溫作業環境下,由于熱平衡和(或)水鹽代謝紊亂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和(或)心血管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即為職業性高溫中暑。武漢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將收治的中暑患者,通過國家疾控中心的高溫中暑病例報告信息網絡直報系統進行網上報告。市職業病防治院根據網絡報告的病例,進行數據分析,提供指導意見。

        根據我國《職業病防治法》相關規定,職業性中暑被列為法定職業病?;颊弑宦殬I病診斷機構診斷為職業性中暑,即為職業病,可享受相應的工傷待遇。

        自今年5月到8月10日的統計數據顯示,6月、7月,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每月出現幾十例中暑病例,8月以來,中暑人數增多,約有100例,約占今年以來高溫中暑報告病例的半數,而其中,多數病例為輕癥中暑。8月4日、5日,是單日中暑病例數最多的兩天。

        從年齡分布來看,中暑患者高發人群多為40至60歲左右。統計數據顯示,從武漢全市中暑病例地區分布來看,中暑病例較多的區分別是武漢開發區(漢南區)、東西湖區、蔡甸區、東湖高新區。

        記者了解到,從報告中暑病例來看,在戶外露天作業而導致中暑的占半數以上。這些報告病例中,目前暫無患者申請職業性中暑診斷。

        毛革詩介紹,勞動者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下工作,可能會引發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等中暑癥狀,重癥中暑患者有可能危及生命。毛革詩提醒,先兆中暑指的是在高溫作業場所勞動一定時間后,出現大量出汗、口渴、頭昏、胸悶等癥狀,體溫正?;蚵杂猩?。輕癥中暑指的是出現頭昏、胸悶等癥狀,以及有呼吸與循環衰竭的早期癥狀,體溫升高達38℃以上。重癥中暑除上述癥狀外,不能繼續勞動,在工作中出現昏迷或痙攣,皮膚干燥無汗,體溫在40℃以上,重癥中暑的類型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如何預防中暑?毛革詩提醒,高溫天氣應注意補水,補充鹽分和礦物質,不應等到口渴時才喝水,不要飲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飲料,還應避免飲用過涼的冰凍飲料,以免造成胃部痙攣。如果要從事體力勞動或進行劇烈運動,至少每小時喝2-4杯清涼且不含酒精的液體。一旦發現中暑患者,應移至陰涼通風處,嚴重者需立即送醫。

        此外,要注意清淡飲食,保證充足睡眠,穿著輕薄、寬松及淺色的衣服,可佩戴寬帽檐的遮陽帽、太陽鏡,并涂抹SPF15或以上的防曬霜(UVA/UVB防護)。
      免責聲明:
      1、本文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最新資訊:
      關于我們 - 服務指南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版權所有:亞太分類糖酒網 Copyright 2012 ytfenle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序號:魯ICP備06024556號 聯系客服 Email:16933431@qq.com 投遞稿件和展會合作聯系客服QQ:16933431 展會群